【健康科普】面對“隱形殺手”——骨質疏松,疏忽不得!
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。今天的健康科普,讓我們一起了解骨質疏松,關注自己的健康。
1、什么是骨質疏松癥?
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減低、骨組織微結構損壞,導致骨脆性增加、易發(fā)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隨者年齡增長發(fā)病率增高。
2、骨質疏松癥的誘發(fā)因素
1.年齡:隨著年齡的增長,骨密度逐漸減少,骨折風險增加。
2.性別:女性更容易患骨質疏松,尤其是絕經后婦女。
3.家族史:家族中有骨折史或骨質疏松病史的人群患病風險較高。
4.個體體型:體型瘦小的人(BMI<19)或者體重過輕的人,骨質儲備較低。
5.生活習慣:長期吸煙、飲酒、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,增加患病風險。
6.營養(yǎng)不良:長期攝入鈣、磷、維生素D等不足,導致骨密度降低。
7.某些藥物的使用:例如,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會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。
8.有其他慢性疾病:慢性腎臟病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,骨密度降低的風險較高。
3、骨質疏松的癥狀
骨質疏松癥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,因此常被稱為“隱形殺手”,但隨著病情進展,骨量不斷丟失,骨微結構破壞,患者會出現(xiàn)腰背疼痛或全身疼痛、身高變矮、駝背甚至骨折,輕微的摔倒或撞擊都可能導致骨折,尤其是髖部、脊柱和腕部。
4、骨質疏松的預防
1)營養(yǎng)充足:
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攝入至關重要。平時可多攝入含鈣高的食物,如奶制品、魚類、豆類、堅果類等。推薦中老年病友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,日照不足者建議每天補充600~1000單位的普通維生素D。
2)運動鍛煉:
推薦的運動包括有氧運動(如散步、慢跑、騎自行車、游泳)、平衡訓練(如太極拳) 和抗阻運動(如拉伸帶、坐位抬腿)等。
3)生活方式:
養(yǎng)成健康的生活習慣,改變吸煙、喝酒、久坐不動的不良生活方式。培養(yǎng)良好的運動習慣,積極參加戶外活動,增加日曬時間。
4)預防跌倒:
保持家里光線充足,去除地上可能導致滑倒的物品,浴室使用防滑墊等。
5)定期檢查與治療:
高危人群應盡早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進行骨質疏松檢測,早診斷早治療。
健康咨詢電話:0539--8288938(骨科)